对于PCR实验室的员工而言,在进入、使用与离开实验室时都要遵守相关的操作规范。既然如此,要遵守哪些操作规范呢?下面,就为大家介绍PCR实验室的员工操作规范。
PCR实验室的员工操作规范员工在进入、使用与离开PCR实验室时要遵守以下5条操作规范:
规范1:员工进入PCR实验室前要先进入缓冲间,在工作服外加穿罩衣,戴好口罩、帽子和两层手套,穿好鞋。进入缓冲区后要随手关上外门,需要时打开照明按钮。
规范2:员工在缓冲间内首先要打开缓冲间内的空调,再打开生物安全柜的按钮,把实验所需物品放入生物安全柜中,并且等待10分钟后方能进入实验室。
规范3:员工进入PCR实验室后要先去工作区,打开照明按钮与前玻璃门,把实验所需物品放入实验台内,并且做好清洁物品与污染物品的区分。观察负压表指示数值,若数值不在预定范围内要进行负压调节。观察温湿度计,并填写温湿度计使用记录。
规范4:员工进行实验项目前必须把手臂放入生物安全柜内,待1分钟后才能开始操作。实验结束后要对实验物品进行分类处理,并对工作台面进行消毒。
规范5:工作人员在对实验物品进行分类处理的同时还要打开排风,待风10分钟后放下前玻璃门,打开生物安全柜紫外线灯进行消毒。离开实验室前脱去第二层手套,填写仪器使用记录后才能离开。
1.实验室空调通风系统设计及压力控制
PCR实验室并没有严格的净化要求,但是为避免各个实验区域间交叉污染的可能性,宜采用全送全排的气流组织形式。同时,要严格控制送、排风的比例以保证各实验区的压力要求。
2.污染的预防与控制
PCR实验室设计的问题是如何避免污染。在实际工作中,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污染类型:扩增产物的污染;天然基因组DNA的污染;试剂的污染以及标本间的污染。由于一旦发生污染,实验就必须停止,直到找到污染源为止,而且实验结果必须作废,需重新进行实验。所以发生污染后再围绕实验室来寻找污染源不但耗时而且繁琐,浪费人力物力。因此要避免污染,首先应是预防,而不是排除。
净化工程所损耗的能耗远大于普通车间、办公楼的能源消耗量,并且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,各种新产品的研发、制作都会对洁净度有更高要求,这便对净化工程施工企业带来了更大压力,施工企业也正在千方百计的更新设计方案、研制新型节能设备、提升施工管理技术水平,从而实现满足客户的更高要求。
从建厂选址、布局开始就要合理地进行安排,这样可以从根本上减少投资、运行等费用。
合理选择在净化工程中的换气次数,可有效降低送风动力能耗,从而达到降低送风动力消耗效果。
设计方案应具备群面性,将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,从而做到合理使用能耗。
无隔板过滤器、新型空气分配装置可构成节能、灵活的净化工程系统,因此要灵活安排各个净化单元。
在净化工程施工是时常出现高能量费用,所以我们应尽量降低风机制动马力BHP、空调负荷。有条件的,车间负载量不得处于全负荷环境下。
在无尘车间运行过程中,严格按照车间管理要求进行维护、保养工作,达到增加设备的使用时间,同时还可以降低企业的成本能耗。
以上这6个步骤便可以让净化工程轻松实现降低能耗目的,一家良好的施工企业应将进行考量,为客户打造一个节能环保的无尘电子车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