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实生活中,我们可以通过开窗通风、佩戴口罩等防护用品来降低气溶胶传播风险。类似地,目前PCR实验室主要通过以下措施来防范和控制实验室污染:
(1)建设独立的PCR实验室,按试剂准备区、样本制备区、扩增及产物分析区进行严格分区,把低污染风险操作和高污染风险操作在空间上隔离开来。
(2)打造专门的负压通风系统,控制实验室空气从低风险区向高风险区单向流动,避免保存试剂被一次性全部污染。
(3)制定严格的实验室管理条例,控制人员物品单向流动,要求操作人员全程严格进行360度无死角全身防护。
(4)抬高实验人员门槛,需要经过上级单位规范培训、考核并获得“PCR上岗证”的人员方能上岗工作。
(5)PCR反应液分装保存,减少重复加样次数,降低试剂被污染风险。
(6)在PCR试验中加入内标、阴阳性对照等质控,监测检测结果,避免出现假阴性或假阳性。
(7)实验室温度控制在18~27℃,湿度控制在30%~70%。
(8)定期使用75%乙醇、含氯消毒剂和核酸去除剂及紫外线照射进行消毒等。
辅料的质检通常是在新一批的辅料到实验室后统一做一次或者定期(半年或1年)做,因此质检就包含了验货和质检2个部分。由于辅料的质检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,一般由各实验室自行制定,可简可繁,这里提出一些方法供大家参考和批评指正。
1.外包装检查:外包装应完整无损无污,标识清楚,检查品名、品牌,货号,规格、生产日期,有效期、保存条件等信息。
2.内包装检查:内包装物品应与外包装标识一致,检查是否有破损,泄漏,内容物是否齐全,是否有相应的使用说明书等。
3.性能质检:检测试剂耗材是否与其性能一致,比如吸头的准确性和气密性等
4.污染物质检:检测试剂耗材是否被常规检测项目的待检物污染,这种污染可能是物品生产环节,也可能是运输或实验室的保存过程中被污染。
5.抑制物质检:检测试剂耗材中是否存在PCR反应的抑制物,比如核酸酶。
1.实验室空调通风系统设计及压力控制
PCR实验室并没有严格的净化要求,但是为避免各个实验区域间交叉污染的可能性,宜采用全送全排的气流组织形式。同时,要严格控制送、排风的比例以保证各实验区的压力要求。
2.污染的预防与控制
PCR实验室设计的问题是如何避免污染。在实际工作中,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污染类型:扩增产物的污染;天然基因组DNA的污染;试剂的污染以及标本间的污染。由于一旦发生污染,实验就必须停止,直到找到污染源为止,而且实验结果必须作废,需重新进行实验。所以发生污染后再围绕实验室来寻找污染源不但耗时而且繁琐,浪费人力物力。因此要避免污染,首先应是预防,而不是排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