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1)患者在病房清洁、消毒手术部位后,换上经消毒的衣服、裤子并戴帽子至手术室。
(2)使用手术室对接车接送。无对接车者,在手术室入口处将患者换到手术室经清洁处理过的平车上。车轮通过粘附垫吸尘处理后推入手术间。
(3)皮肤消毒:为使手术部位的皮肤达到较宽的杀菌范围,应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消毒液消毒。
(4)铺无菌草:无菌单应采用不利于细菌生存的非织物材料。铺无菌单时应根据手术室空气流动方向采用不同方式:垂直层流手术间铺置的无菌单应垂直地板,如不垂于地板,就会引起空气紊流,使污染物质从地板掀起;水平层流间手术铺置地无菌单,垂在手术台前后端的部分不应超过手术台至地面距离的1/3。如果垂至地板,就会引起空气紊流,使污染物质从地板飞扬起来。而在手术台两侧的无菌单是可以垂至地板的。
(5)限制在手术台上翻动。如确实有必要翻动盖单时,应尽可能轻柔,以免带菌飘浮物沉降于无菌手术区内。
为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,医院应制定层流手术室设备运行管理制度。设专人每天检查控制板上空调显示数据,定期检测空调系统运行情况,严格遵守管理规范,做好维护保养工作。
层流手术室急诊手术间的送风系统,应24小时维持在低速运行状态,以保证手术室恒温、恒湿和洁净度。其他手术间可根据实际情况,在手术前1小时将层流打开维持低速运行状态,手术前30~40分钟调至高速运行。
对长时间没有使用的手术间,启用时应首先清洁送风口滤网,并至少提前3小时开机运行,以达到手术室空气洁净度要求。适宜的温度、湿度使术者心情稳定,也有利于患者术后伤口的愈合。室温过高,工作人员容易出汗,影响操作并可能增加的机会;室温过低,患者易发生低温功能障碍影响术后恢复。
据资料介绍:相对湿度低于50%,可能产生静电火花;湿度过高,超过60%以上时,空气培养即可出现真菌生长繁殖。因此应按规定将手术室内温度控制在22~25℃,湿度控制在40%~60%之间。冬季因空调影响,需要适当加湿,对温度湿度的调控应该更加注意。层流手术室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,是应该注意的重点。手术室的消防器材、安全通道要设臵醒目的标志,工作人员要熟悉其位臵和使用方法。
手术室空气中的细菌可来自室内一切物体及各类人员体表,因此进入手术室的工作人员,必须按要求着装,通过风淋室后,才能进入手术室。手术的术前处理应在病房准备完毕,清洁消毒手术部位后,换上消毒的病员服和帽子,由手术对接车送至手术室。手术室所备的衣裤、鞋、帽、口罩等离开时应将其放在位臵。服装应选用不易产生静电、不易脱落纤维的织物。手术室内的人员数量应保持在限度,以防止紊生。
层流手术室空气洁净度与手术空间的相对密闭状态密切相关,进出手术室的人越多,室内空气污染就越重。有资料显示当每台手术人员进出累积达到60人次时,空气中细菌的含量就会超标,从而增加发生的机会,因此要严格控制手术室人员的进出,减少手术室开门次数与时间。根据手术室大小严格控制人数,参观者进人手术室后应限制在区域内,与手术野至少保持1米的距离,不得任意穿行或互串手术间。